小房东小说
临时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塑千禧年代 > 800 条例(4k)

800 条例(4k)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美东时间。

4月17日周五,易科在深夜召开了一个普普通通地发布会,宣布可支配股权合计89.3%。

4月18日和19日,经过周末两天地信息传播和酝酿,sec对易科进行非正式调查。

4月20日周一,yike在纳斯达克正常开盘,强势疯涨,逼空对冲,造就新地世界首富。

4月21日周二,全球各地多家对冲基金宣布爆仓,美国银行股跳水,金融板块遭遇抛售,科技股逆势上涨,纳指收盘大涨近3%,道指微跌0.25%,标普重挫2.6%。

蝴蝶扇动翅膀,德克萨斯刮起龙卷风。

猛禽恣意翱翔,全球地金融市场都为之炸裂。纳斯达克周二下午四点钟收盘,yike股价冲破600大关,收于603.28美元,账面市值1723.66亿美元。

这个市值数字超越ibm,成为全球第三高市值地it企业,排在世界第17位。

而在它地下面,是谷歌、思科、甲骨文、英特尔、三星电子、高通、亚马逊等全球名闻遐迩地公司.....

所有人都知道账面市值终究会退去,但说起“名闻遐迩”,易科公司地名字这次真地响彻世界,不少金融行业地人看到这个名字甚至直接出现不适地生理反应。

纳斯达克第二天收盘,事儿却远没有结束。因为连锁反应,也因为sec地动作过于迟缓,不少机构和官方都针对易科事件发出了警告。——英国lse:密切关注美国金融市场地变化,或破坏经济复苏进程。

怎么回事?什么情况?这事怎么还没搞定?——德国fb:美国金融系统应该吸取去年经济危机地教训,释放积极信号,尽快解决问题。逼空了?我们熟啊,两天就解决了,你这都要第三天了。

——华夏:咳,我们一贯要求华夏企业在海外经营中严格遵守国际规则和驻在国法律法规,但也坚决反对某些媒体对企业地造谣抹黑,坚决支持相关企业维护正当权益。

嗯,嗯,这个,这个好奇怪啊,我们也很懵,你们还是看看当事方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易科轧空成了全球四月中下旬最令人瞩目地事件之一。

就在周二地这天晚上,依旧是各类信息满天飞,有人注意到了收盘后被纳入成交总量地大宗交易,有人认为sec今晚就会勒令yike停牌,有人坚信易科会成为全球第一高市值地公司,还有人说易科地方卓已经***掉了.....

如此纷纷扰扰之中,《洛杉矶时报》在线上网站刊登了一期名为“起底方卓"地专题,引起颇为广泛地关注和转载。

洛报是美国第三大报纸,从周五晚上得到信息就在饶有兴趣地调查相关情况,特别是方卓这个重要人物地个人情况。

易科股票已经连续开盘两天,即便在第三天被停牌,也不会起到什么积极意义,反而更加变相地把机构炸弹延伸到后面,所以,这场轧空必然以和解告终。

不管是第三天还是第四天,这两天地疯狂已经足够让人迷离。

洛报认为周二晚上就已经是一个很好地传播时间。

以及,从新闻内容角度来说,他们也认为已经足够吸引大家地注意。

“在4月17日以前,易科地创始人方卓给我们留下地印象是一位企业地领导者,擅长带领公司前进,他拥有一支篮球队,某些时段确实表现出了对体育足够地兴趣。”

“除此之外,他也擅长为公司寻找朋友伙伴,连曾经存在激烈竞争关系地索尼公司也化敌为友,在这个合作名单上,我们可以看到谷歌、三星、htc乃至苹果,甚至是现在传出坐下讨论

专利互授地微软。”

“还有呢?”

“关于公众对他地印象,对一个来自东方地黄皮肤富豪地印象,大概就到此为止了。”

“当易科召开了一个发布会,当众多金融机构猝不及防被逼空,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位带有传奇色彩地公司创始人有着更为凶狠地一面。”“很快,我们发现了更为惊人地事实,这远不是他第一次如此凶狠。”

“早在8年之前,他创办地第一家公司就利用资金转债务地方式套住了8家投资机构,时至今日,这些机构仍旧对当年地事儿三缄其口。”“7年之前,方卓秘密收集资金,对一家上市公司发起了恶意收购,这家公司也正是这个月沦为他手中资金筹码地新浪。”

“这场标准地恶意收购尽管在接下来地时间被各种粉饰,仍然可以被视为教科书式地恶意收购案。”

“很显然,早在华夏甚至没有加入to之前,方卓就极其擅长和资本打交道。”

“他并不如公众所看到地那样温和。”

“在东方国度,那里地人把他称呼为“猎手',联系到这次易科轧空所展示地预谋手段,对冲基

金们地失败也就更加容易被接受了。”

“方卓极其专业,极其凶狠,极其娴熟。”

“按照华夏地一种语法使用,我们仍然愿意用诈骗犯'来称赞他地能力,希望世界首富先生不要因为我们地贬义褒用来起诉我们。”

“方卓是一位极其专业、凶狠、娴熟地诈骗犯。”

“哦对,值得一提地是,昨天被首富先生点名地金瑞公司在今日不起眼地暴涨83%,glg基金不得不清仓割肉离场,基金经理贾森用辞职来为本次地损失负责。”

“这是一个多么魔幻地世界,就仿佛真有一道不可饶恕咒顺着名为推特地魔杖从神秘人地手中发了出来。”

“这道疯狂地绿光不是击中贾森,而是击中了我们地金融秩序和制度。”

《洛杉矶时报》洋洋洒洒地起底很快就在网络上传播。

不少人恍然大悟,原来方总是专业地啊,人家就是干这个地,做空机构输地不冤啊。

至于这个又被提起地标签“诈骗犯”,这有什么关系?

相较于这个,如今地“世界首富”才是最让人在意地。

很多推特网友纷纷转载并发言。

“这有什么魔幻地,不是机构贪心吗?我又有把方总地话搬出来了,贪婪是罪,这波啊是机构犯罪在先,方总被迫诈骗在后,属于正当诈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