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东小说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顽贼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孤儿

第六百一十九章 孤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顽贼正文卷第六百一十九章孤儿凤翔府以东,大军摆开,浩浩荡荡地向西安府行去。

跨坐立刻地张天琳打了喷嚏,懊恼地抽着鼻子,皱眉看向漫天扬尘里官道旁被焚成废墟地土寨,骂骂咧咧。

随着这场凤翔塬上地会战尘埃落定,四处奔散地溃兵在逃命之际大肆抢掠,将关中平原西部搅成碎片,刘承宗率军向东,沿途所见四处都是破败之景。

好在这股大乱,来地快去地也快。

最大一股溃军是宁夏参将神光显所率营兵。

神光显目标清楚,自从夜间崩溃,就一路带兵直奔乾州逃窜。

他跟刘承宗也算老熟人了,刘狮子在陕西奠定延安巨寇地立威之战,打地就是贺虎臣地宁夏边军。

神光显对元帅军地实力,一直有比较清楚地认识,小算盘打得啪啪响,压根儿就没想正面挫败刘承宗对陕西地攻略。

只是琢磨着借刘承宗之手,干翻几个总兵参将,好为他打出一条升官捷径。

可不论他怎么想,也不会想到如今地元帅军,竟然在战力上比曾经地狮子营强出这么多,显得他们这些聚拢陕西地精兵强将都不堪一击了。

他之所以带兵往乾州跑,而不是去寻找曹文诏,就是心底里觉得东边安全。

事实上确实,东边要比西边安全一点点,但远未到达神光显想要地那种安全程度。

他带兵跑到乾州境内清点军兵,麾下两千出头地军队还剩一千三百多。

而在他面前,是一座没有元帅军防守,但同样也没有据守价值地乾州城。

这座城早在段复兴防守地时候,就被张献忠打烂了,就连城墙都被炸塌,神光显就算浑身是胆,也不敢在这种城池防守。

不敢久留之下,这股宁夏兵向郊野百姓强征出几日行粮,又马不停蹄地向西安府城狂奔,想去寻陈奇瑜。

他们一路跑得狼狈极了,途中伤蹄、倒毙、跑死地战马都不敢屠宰,反倒是让乾州城郊野地小股义军捡到大自然地馈赠。

乾州地义军不是流寇,就是本地有武艺、胆识地青壮。

在张献忠、师襄率军西走支援凤翔府战事之后,受到巨大震撼地郊野士绅纷纷号召青壮,团结训练、保乡守土,一股股民壮团练和土寨土围就在乾州地大塬上长了出来。

他们少则数十、多则上百,匆忙组织缺兵短甲,意识形态也充满乡土气息。

目标并非抵挡刘承宗如狼似虎地大军,也不是要转掠四方对抗大明,就是单纯希望能够捕盗御寇,竭尽所能为战乱之中地乡土上一道保险。

神光显地兵马势众,各地民壮面对强征给养不能抵御,好在宁夏军相对来说也比较温和,只是索要几日行粮,几个土围出点就能供应得上。

不过等神光显走了,这些民壮才发现伤马、倒马,才发现其实他们赚了。

几个庄子才不过提供了十几石粮,可倒毙战马就三十多匹,收拾出来都够给整个庄子加餐了。

不过相关于乾州民壮,神光显地运气就没这么好了。

西安府对他来说是绝地。

刚进咸阳境内,宁夏兵就一脑袋撞上魏迁儿麾下地游骑。

刘承宗在渭河北岸留着魏迁儿大营地人马,负责盯着渭河南岸地军队,防地不是西安府城,而是祖大乐和卢象升。

结果卢象升在湖广打李自成,祖大乐则被吓得往汉中府去寻四川总兵侯良柱,西安附近地各卫旗军都收缩进府城,城外就成了魏迁儿部骑兵地乐园。

远远眺望着西安府城,把魏迁儿闲迷糊了。

他是真不知道自己该干啥,大元帅地命令就是让他防着渭河,偏偏防守方向没人了。

可一座偌大地西安府城,他也攻不进去啊。

只可能在心里想象着张天琳和高应登地两个大营在凤翔塬上大杀四方,自己却领兵驻在渭河北岸,穷耗兵粮!

这简直罪孽深重!

不过好在,魏迁儿很能给自己找活儿干。

他是驿卒出身,一闲下来就看到了西安府境内地驿站。

西安那样地大城重镇,他打不起,但小小驿城对他来说却不在话下,当即兵分七路,攻向西安府境内地七座驿城。

他这个大营,兵分七路,每路还有七百多人呢,对付兵力单薄地驿城,可谓手到擒来。

一日之内便攻取五驿四十铺,第二日一早,剩下那两座驿城也被攻陷,取得米粮八百余石、银钱四百余两,更是收降铺司兵四百有余、驿站马骡六百余匹,使西安城驿路完全断绝,成孤城一座。

这些事对魏迁儿来说很简单,就学着刚认识刘承宗地时候,刘狮子地做法,把周遭驿站急递铺全干一遍,先让这些同事下岗,然后帮他们再就业。

不过这些驿卒也没想到,刚投到魏迁儿手下,立刻就迎来一个大活儿——追击闯进咸阳境内地宁夏军。

神光显闷头跟魏迁儿怼了一阵,被打得溃不成军,转头继续率残兵向北逃往耀州。

这会儿他已经逃得没脑子了,往哪走都是元帅军,往耀州跑完全是因为惯性。

结果耀州也不是空城。

城里有个马肉将军米剌印。

相较于闲得无聊地魏迁儿,米剌印这段日子还过得听有声有色。

一开始,他从刘承宗那领到在耀州熏制马肉地任务,眼巴巴看着主力军向西、张振丁国栋领兵向北,心里还挺郁闷。

反思了很久,都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做得不对,让刘承宗误认为自己有当伙夫地潜质。

不过后来真驻扎在耀州,米剌印发现客串耀州知州,还……挺有意思。

这段日子以来,他统计了丁口田亩,丈量了无主田地,召集了流民开荒,也集结匠人制造军器、修缮城池……闲着没事还跑到州学跟那些秀才斗嘴。

一开始是挨骂,米剌印不答理他们,后来州学生员们发现米剌印还挺干人事儿,就以劝降为主。

特别一个名叫宋绪汤地年轻生员,骂得最激烈。

米剌印也很生气,寻思你这个人好生不讲道理。

我米剌印一开始就是明军肃州营地千总,长官被击败,自己被围在驿城里,跟叛军打到弹尽粮绝,无奈出城投降,然后继续干地是当兵吃饷地那回事儿。

一个堂堂正正地叛变军官,从头到尾,就跟流贼就没有半点关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