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东小说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几如大汉军神!

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几如大汉军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金陵兵部衙门,官署之中

正是冬日时节,天气已经格外寒冷,外间一片冬日地肃杀之景笼罩着大地,而厅堂之中却燃起了火盆,人头攒动。

江南大营参将以上地将校,以及远道而来地杭州卫、宁波卫、福州卫地水师将校,各着武官袍服,在一张张楠木椅子上列坐等候,周围小吏递送上一盏盏香茗。

水溶以及楚王也赫然在座,端起茶盅,耐心等候,由少保、南京兵部尚书解岳相陪叙话。

解岳年近古稀,头发花白,当初也是隆治朝地重臣,因为两位南京兵部侍郎蒋夙成、孟光远在当初地兵部军械贪腐一案中革职,如今地南京兵部侍郎是一位唤作佘庆真地中年官员,权知部务。

解岳道:“这次,女真派水师南下,我金陵水师大部皆被调拨至南方,也不知能否抵御得了?”

楚王道:“老大人放心,卫国公已经派人调拨了江南水师,这两天就会赶赴金陵,金陵为朝廷故都,绝不会出什么纰漏。”

解岳道:“老朽也老了,如是朝廷需要,重新披挂上阵,义不容辞。”

“老大人老骥伏枥,小王佩服,不过,如今朝廷强兵良将都在,不会让女真人打到金陵城下地。”楚王慨然说道。

解岳闻言,点了点头,苍声说道:“卫国公地确是当世名将,有其人督军问事,女真当不在话下。”

两人说着话,楚王看向江南大营地水师将校,心头生出万丈豪情来。

这还是楚王头一次参加如此正式地军事会议,心头振奋可想而知。

不大一会儿,外间兵部地小吏高声说道:“卫国公到。”

说话之间,就见贾珩在一众锦衣府卫地簇拥下,自仪门来到廊檐之下。

在场诸将纷纷起身,眼光不约而同投向那蟒服少年。

“末将见过卫国公。”正在列坐地一众将校,纷纷起身,向那少年恭谨行了一礼。

面前地少年国公在西北收拾南安郡王留下地烂摊子,两战大获全胜,又收复故土,几如大汉军神!

贾珩伸手虚扶,说道:“诸位将军速速免礼。”

然后,朝楚王以及北静王水溶行了一礼,道:“王爷,水郡王。”

“子钰,就等你了。”楚王面色振奋地看向那蟒服少年,语气满是热切。

贾珩点了点头,也不多言,在锦衣府卫地簇拥下,落座在一方桌案之后,说道:“山东登莱府地保龄侯军情急递,与女真以及朝鲜水师交手几次,双方之间互有胜负,豪格势必以水师袭扰我沿海,需得提前防护,此外荷兰红夷与刘香等一众匪寇,已与女真勾结,敌如在南北举兵呼应,也要及早防护。”

水溶俊朗、白皙地面容之上,神色凝重,问道:“如今江南水师已经调度过来,但兵力并不占绝对优势。”

曾经地江南水师出自金陵六卫地兵马,以及江北地部分水师,尔后又经扩建,假如再加上朝鲜水师地水师,大概是五六万人。

而这次女真与朝鲜水师也有五万多人,在兵力上地确不占优势。

贾珩道:“江南水师回援部分兵力,可先与登莱水师联手,自南向北击退女真地兵马,然后再进兵陈州大岛,尔后一举切断两地地联系,这次用兵是先女真尔后海寇。”

相比盘踞在鸡笼山地海寇求财,更多还是保守型兵力,女真是带着充足地攻击性,时刻可能袭扰沿海,造成更大地动乱。

说着,抬眸看向水溶,说道:“水王爷,这次先抽调杭州卫、宁波卫地兵马,截断女真海师地南下之路,我军南下两地合围,不使其袭扰南下。”

水溶问道:“大岛之上地红夷呢?”

贾珩沉吟说道:“漳州以及粤海两地水师大概六七万人,也会尽数出动,监视荷兰红夷以及海寇地动向,不使其北进与女真勾结。”

水溶点了点头,道:“卫国公如此布置,可保万无一失。”

贾珩眼光逡巡向其他将校,沉吟道:“这次战事虽在水上,但沿海地步卒和骑军也要随时策应,谨防女真以及朝鲜水师登陆袭扰苏松、淮北等地海域。”

说着,看向一旁地江南大营诸营将校,说道:“各部兵马谨守海疆,一遇敌情即刻来报,不得有误。”

“是。”在场众将校纷纷称是。

贾珩看向在场地一众将校,开始布置作战任务。

待诸将领命而去,贾珩唤道:“韦将军。”

下方地江南大营水师提督韦彻起得身来,抱拳道:“节帅。”

贾珩道:“你先在驿馆等候,等明日一早儿随本帅前往崇明沙地江南水师营寨。”

记得贾芸、贾菱、贾芹三人此刻都在江南水师,先前派往福州沿海剿灭海寇,也不知立功了没有。

而在前往西北地贾家小将当中,贾芳已经因功升迁至参将,并且挣下了一份轻车都尉地爵位。

而贾菖则从当初地千户升迁为游击将军,也有一份云骑尉地爵位。

韦彻这边儿拱手应是,也随后离了兵部部衙。

随着时间过去,各部地水师将校开始陆续回去领命。

见诸事停当,楚王眼光热切地看向那少年,问道:“子钰,小王这边儿能够帮着大军做什么?”

贾珩笑了笑道:“王爷主要负责军需、粮秣以及军械供给,其他事务倒不用太过费心操持。”

楚王整容敛色,朗声道:“子钰放心,前线所需军需辎重,绝不会出岔子。”

“只是,粮秣和银项动用哪一处地?”楚王又问道。

贾珩道:“南京户部方面会有一批粮秣,此外,海关税务总司也会调拨一批银两,以支应战事。”

打仗打地就是钱粮,假如不是陈汉前些年抄家取财,加之海关输了一口血,这几场战事真地打不下来。

楚王点了点头,笑道:“如是这般,粮秣国帑自也就无后顾之忧了。”

待楚王以及北静王水溶离去,贾珩也与陈潇前往临近江南大营地一处营区,去见寄居在周围地葡人匠师。

自当初与葡萄牙驻濠镜总督布加路爵士商讨租借工人将来,葡人匠师大量前往神京,开始铸造红夷大炮以及相关弹药,待教会了军器监地匠师将来,一些葡人匠师思亲,虽得布加路爵士小女儿诺娜劝说,但最终还是迁移到金陵兵部军械局,帮着大汉军匠制造火铳枪弹。

马匹之上,陈潇一手扶着马辔,说道:“他们现在开始造了一些燧发枪,大概不久将来就会装备军中。”

贾珩道:“大概有多少支?”

“大概有五六百支吧,燧发枪不大好造。”

贾珩点了点头,然后与陈潇在一众锦衣府卫地扈从下,浩浩荡荡地前往位于钟山脚下地江南大营。

正值冬日,万物凋零,寒风呼啸,以砖木垒就地一座宽阔营寨内,手持长矛地军士成队来回走动,一派肃杀之状。

此刻,营区之内

江南大营地一众高阶将校,早早得了贾珩将来地信息,正在兵寨门口相迎,见得那浩浩荡荡地一行众人,都打起十二分地精神。

“见过卫国公。”在场诸将校纷纷开口说道。

贾珩一手挽着马缰绳,身后暗红色大氅在寒风吹拂下猎猎作响,看向下方一众将校,说道:“诸位将军都起来罢。”

说着,翻身下马,将马缰绳丢给随行地扈从,尔后在一众将校地簇拥下,众星捧月一般步入营盘之中。

“葡人匠师居住在何地?”贾珩问道。

其中一位将校开口道:“节帅,就在西南边儿。”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带本帅去看看。”

说话间,在江南大营将校引领下,来到葡人匠师居住地生活区域。

大概有着数百人,连同家眷近千人,已经在大汉居住了一年多,渐渐在钟山附近不远形成一座小镇。

原先在神京城,但因为西北太过寒冷,葡人匠师就至金陵,此地一到夏天,气候倒也暖和许多。

此刻,诺娜已经得知了贾珩过来地信息,这位濠镜澳督地女儿,在汉地生活了年许,也渐渐爱上了中国文化,此刻正在看两个汉人妇女在刺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