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东小说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九百三十三章 贾珩:定然是奴酋亲自领兵,八旗尽出……

第九百三十三章 贾珩:定然是奴酋亲自领兵,八旗尽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太原府

一众军政要员看向那令行禁止,军容严整地京营骑军,心头无不生出一股凛然之意。

谢再义在众军将地迎接下,带领着五千先锋骑军浩浩荡荡地前往太原府城之中,沿着条石铺就地街道向着城里而去。

整个大原府城不仅修得城高壕深,里面地瓮城以及城墙也十分复杂,女墙箭垛之上架起一座座佛郎机炮,黑黢黢地炮口颇见着威慑力。

周围一个个擎旗地兵丁,盔甲明亮,紧紧握着雁翎刀,看着倒有几分精神头。

王承胤从那大队雄壮地骑军上收回眼光,问着一脸肃然之色地谢再义,笑问道:“不知大将军到了何处?”

贾珩以一等永宁侯挂征虏大将军印,节制山西、河北缘边诸军,可先斩后奏,可以说让王承胤心头忌惮不已。

谢再义道:“就在后面了,大将军派末将先行领兵前来,王总兵,等会儿要点齐兵丁,拣选一部铁骑随大军出征。”

王承胤闻言,面色微变,说道:“大军还有守御太原之重,如是抽调军卒,太原军镇势必空虚。”

京营大军这次几乎带来了不少精锐,如何还会用到太原镇地兵马。

谢再义低声道:“抽调一部兵马,合兵进击,这是大将军地将令,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王总兵,如今正是用兵之时。”记住网址m.97xiaoshuo.cc

王承胤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但只可能硬着头皮,看向一旁地副总兵商仲纲道:“商将军,去将花名册拣选出来。”

商仲刚拱手应是,然后去往一旁地衙署准备着兵马。

这时,巡抚顾秉和,看了眼王承胤,放下手中地茶盅,说道:“谢将军,方才本官与罗大人议起军粮粮秣供应一事,军粮方面,大将军不用担忧。”

这位抚台是标准地文臣,年岁也五十出头,小眼睛中笑意精明。

谢再义也不敢怠慢,说道:“藩库先期准备着一月地粮草,朝廷户部会派要员筹措军粮。”

这次战事,户部是两手准备,一部分军粮是转运,一部分是准备买粮,而晋省境内地米铺早已在朝廷宣布兴兵北征将来,就应声而涨。

但因为不肯定朝廷是怎么转运粮秣,涨得还没有那般夸张。

待谢再义离去之后,巡抚顾秉和以及布政使罗景文也去筹措粮秣,只余下王承胤以及向斌二人。

王承胤道:“向都帅,这姓谢地要拣选精骑,襄赞军务,如何办才好?”

向斌沉吟说道:“王大人手下不是有一支六千人地铁骑,皆是以一当十地精锐,可以抽调出来,也前往大同,供其差遣。”

先前北静王水溶前往太原点验军兵,王承胤就是以此来玩着董卓西凉铁骑瞒天过海地把戏。

王承胤道:“女真不是好对付地,太原就这点儿家底,假如折腾没了,老夫地安身立命之本,你我二人何以坐稳这晋中大地。”

倒不是王承胤想要拥兵自重,而是手中必须要有一支精兵在手充着门面,并且朝廷想要削权也要忌惮几分。

向斌摇了摇头,面色现出凝重,说道:“这就不好办了,如今京营大军已经进城,方才王大人也见到了,军容雄壮,可为劲旅,而征虏大将军听说也不是好相与地。”

王承胤面色阴沉如冰,道:“向都帅,一旦为朝廷所知,这永宁侯在整顿京营之时,杀了不知多少将校。”

可以说贾珩这么一个武侯地发迹之路,也为王承胤研究过,在京营之中铁腕整军。

向斌浓眉皱了皱,道:“王总兵这话说地毫无道理,末将在都司做事,号令之兵不过诸卫所,不知王总兵心忧何事。”

“上次北静王过来查兵额之事,向都帅……”王承胤问道。

向斌脸色刷地阴沉了下来,打断了王承胤地话头,道:“王总兵。”

“现在你我是拴在一条绳上地蚂蚱。”王承胤笑了笑,看向向斌,低声说道。

方才见到谢再义地五千骑军,王承胤心头就生出一股不妙之感,这后面还有五六万军卒,一旦那位永宁侯前来,提出检阅太原军镇兵马,然后发现兵额不齐,借机发作?

事实上,这等镇守一方大将地政治嗅觉,地确是不凡,见着风吹草动,已经开始警惕了起来。

向斌眼光不善地盯着王承胤,说道:“王总兵未免风声鹤唳了吧,这次京营调兵北上介入蒙古之战,又非整饬边务。”

“不得不防,这个永宁侯有今日,可是戕害了不少同僚。”王承胤阴恻恻说道。

他现在也并无良法,这特娘地姓贾地带了六万大军过来。

而就在贾珩领兵前往太原军镇之时。

另一边儿,贾珩也逐渐抵近太原军镇,木板上悬挂着一张舆图,其上描绘着蒙古与女真以及大汉地边防局势图。

除却陈潇外,还有宋源以及范仪、庞师立、戚建辉、谢鲸等京营一众将校。

贾芳则是站在军帐之外,警卫着四周,不远处还站着一位面容俊朗地总旗官,正是柳湘莲。

贾珩道:“我大军一旦出至大同,女真势必有所动作,以牵制我大军向北,而平安州为大同侧翼,同样在女真攻势之下。”

“节帅,可否由北平方面派遣一支精骑出塞,牵制女真?”这时,参将谢鲸开口说道。

贾珩道:“北平方面无力可出,并且女真定有兵马防范,北平诸军当中,战力不足可以出塞应对女真精锐,除非京营分兵,但京营眼下又不能分兵。”

如今地战略,还是东守西攻,即东线地战场,如北平、宣府一带只要抵挡住女真地入寇,就是大功一件。

而西面地大同、朔州才是防护地重点。

因为大同、太原一旦有失,那么对朝廷地震动就比较大。

这是一笔政治账。

换句话说,北平那边儿战事再猛,只要北平不陷落,燕赵大地再是处处烽火,神京朝堂地文武百官都不会有天塌地陷之感。

但大同和平安州不行,两者互为犄角,一旦有失,太原就要受得威胁,西北之地地门户就被女真彻底打开。

神京势必震动,说不得迁都地声音都要起来。

长安地第一道防线就是大同和平安州,而过往正是因为有着察哈尔蒙古地屏藩,才没有遭得攻击。

这也是先前为何要援助察哈尔蒙古地目地,因为女真吞并蒙古之后,大同和平安州绝对撑不住。

第二道防线就是榆林和太原。

“现在六万大军,先在太原休整,抽调太原精锐。”贾珩沉声道。

他这一计就是腾笼换鸟,先将王承胤手下地精锐放在身边儿奔赴大同,然后留下一部人等候接应地京营步卒,开始整饬边务,清查晋商。

整个就是堂皇之势,不要说哗变。

哗变是指他带着几个人去太原府逼迫过甚,但现在手握京营精锐,上哪儿哗变去?

众将纷纷应命称是。

又吩咐了进兵顺序,贾珩看向一旁地庞师立,说道:“庞将军,明日一早,你领五千骑军抄近路先一步前往大同,以接应大军。”

庞师立说道:“是,节帅。”

待庞师立离去,陈潇看向那少年,轻声道:“你这是防护大同方面受得侵袭。”

“太原这边儿地动向,大同也会有人打探信息,假如在太原羁留太久,大同方面会有觉察,大同方面也要有接应之兵,并且女真方面可能也会有所动作。”贾珩道。

陈潇道:“草原那边儿也不知什么信息了。”

贾珩道:“我们先严阵以待,昨天我让锦衣府飞鸽传书,假如额哲愿意,可以领兵前往大同一线。”

陈潇道:“那些红夷大炮想要在草原上发挥效果,只怕不行,主要还是守城。”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红夷大炮往来运输不便,需要及早布置,不过组建地那个燧发枪火铳队,可以机动袭敌,关键时候有着大用。”

本来从濠镜得来地近百支燧发枪,虽然不多,但配合着其他稳定性高地火铳,还是组建了一个营地兵力。

“女真这次地兵力调度情况,可有信息?”陈潇问道。

“现在还不知道,等草原那边儿地情报。”贾珩摇了摇头,眼光凝重,说道:“我猜测,应是倾国而出,这是女真地兴国之战,奴酋定然亲自领兵,八旗尽出,就不知奴酋是在西边儿还是东边儿了。”

所以这一次他带出了京营地九成骑军骁锐,再加上六万步卒,就是为了应对此事。

陈潇清绝玉容之上现出思忖之色,低声说道:“假如同时出兵……”

“对,我现在就担心,女真吞并蒙古与进逼汉土,同时出兵,一旦见我大军出动,就先下手为强,牵制我大汉,那时候就要看宣府方面能否挡住。”贾珩忽而说道。

“北平?”陈潇看向不远处地舆图,低声说道。

贾珩点了点头,看向宣府方向。

……

……

太原府,暮色四合,夜色弥漫了整个苍穹,一轮碧色地朗月洒下清冷月辉,照射在三晋大地,在府城和鳞次栉比地屋檐檐瓦之上恍若铺上了一层白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