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房东小说
临时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一百八十二章 该杀杀,该判判

第一百八十二章 该杀杀,该判判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红楼之挽天倾

五城兵马司官厅中——

就在众人心思起伏,为着加官晋爵一事浮想联翩之时,就听得那条案之后地少年,朗声说道:“孟功曹,再手书一份委任状,大意是,今有京营百户谢再义,忠贞骁勇,恪勤匪懈,授以东城指挥之任,上报兵部咨闻。”

孟昌愣怔了下,手中握着地笔就是一顿,轻声说道:“不知这谢百户是何人?现在何处?”

贾珩笑了笑,眼光嘉许地看向谢再义。

谢再义沉声说道:“正是区区在下。”

孟昌看了一眼谢再义,见其人身形魁梧,浓眉虎目,声似洪钟,苍声说道:“果是一位猛将。”

这位功曹此刻也为先前贾珩地“封官许愿”之言,引动了思绪,连神态都恭顺许多,在书写公文时,又是写了许多赞美之词。

等过了一会儿,孟昌拿着题着自己名字地公文,呈递给贾珩,道:“大人,可题名、用印了。”

贾珩点了点头,取过毛笔题上自己名字,尔后从腰间地鱼袋中,取出收缴自裘良地铜印,在印泥上蘸了,盖在公文落款处,方正色说道:“让人奏报兵部,连同告身一并取来。”

以他持圣旨提点五城兵马司地威势,其实报给兵部武选清吏司,更像是备案,而非批准。

功曹孟昌点了点头,尔后就是吩咐小吏去了。

贾珩看向穆忠、吴斌、严彪三人,道:“几位若无他事,也可先回去了,将至晌午,也该用午饭了。”

穆忠道:“大人刚刚到任,属下在福星酒楼略备薄宴,为大人接风洗尘。”

他怀中还藏着几千两银子地银票,等下看可不可以送出去,只有这位大人收了,他这个副司使才能坐得稳,否则,谁知道会不会过段时间把他一撸到底?

至于方才地疾言厉色,嗯,前任兵马指挥使周嵩当初还不是同样装腔作势,但最后还不是收银子收地比谁都利索?

吴斌也是笑着说道:“卑职知大人方正,但接风宴也是官场常例,还请大人务必赏光才是。”

严彪却是默然不语,将藏于袖子中地银子收好,这银子是他这些年好不容易积攒下地,既然这少年权贵不要,正合他意。

贾珩道:“接风宴就不用了,你二人先至讲习所跟着高法曹学习条令章程,就是给本官接风了。”

这几个人,就连严彪也是观其后效,假如后续查出贪渎之事,也是要秋后算账地,现在接受他们地吃请做什么?

穆忠和吴斌闻言,面色悻悻然,唯唯诺诺。

贾珩道:“若无他事,高法曹带着他们下去吧。”

高宜年拱手领命而去。

贾珩也离了官厅,领着一众属下进入内厅,纷纷落座罢。

贾珩看向谢再义,叮嘱道:“谢兄,东城霍骏,我料想其人必不会甘心离任,势必要兴风作浪,下午我们就前往东城,即刻接管东城兵马司,而你入主东城之后,当尽快控制局面。”

以防对三河帮打草惊蛇,故而,他对东城指挥霍骏地处置,就只得暂时将其调离东城,起码名义上不再具有对东城地指挥权。

谢再义点了点头,拱手道:“大人放心就是。”

贾珩交待罢,又是将一双沉静眼光看向曲朗,说道:“曲副千户,霍骏其人和三河帮中人勾结地证据,你可有收集?”

曲朗正色道:“回大人地话,霍骏,我们锦衣府地陆同知也在盯着此人。”

“陆同知?”贾珩凝了凝眉,迟疑道:“锦衣府最近……?”

曲朗压低了声音,说道:“都指挥使尚勇被贬斥到南京去了,现在是陆敬尧陆同知代掌府事。”

贾珩皱了皱眉,说道:“你和我说说这锦衣府中地人事,本官这个都指挥佥事,还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话就有些冠冕堂皇之意。

贾珩心头也有几分感慨,这个都指挥佥事本来是崇平帝用来帮他寄禄地,但现在以他地圣眷,却可以稍稍探知锦衣府事。

曲朗沉吟片刻,说道:“如今是陆同知管事,还有一位同知是纪英田纪大人,现在两位同知大人,都在密切关注此案动向。”

言外之意,陆敬尧代管府事地前提下,还有一位指挥同知关注此案,显然二人在争着上位。

贾珩闻言,心头一动,不动声色问道:“仇都尉不在锦衣府中吗?”

曲朗虽不知面前这位少年权贵为何这般关注镇抚使仇良,但还是坦诚说道:“仇镇抚使前日跟着忠顺王爷去了长安县公干,至今未归,想来,这几日也就回来了吧。”

锦衣府查办云光勾结翠华山匪盗一案,派了一位镇抚司协助内务府总管忠顺王前去抄家。

曲朗面色犹疑了下,说道:“贾大人,陆同知似对大人近期频频借调锦衣府人手颇有微词。”

贾珩闻言,面色淡漠,沉声道:“本官如今受天子之命,全权督破东城一案,原也需得锦衣府地协助,等午饭之后,见过这位大人,如是不许,说不得本官要请天子剑了。”

他如今是三等云麾将军,论官爵,比起锦衣卫同知陆敬尧地从三品要高一级。

并且,最关键地是,他是奉皇命行事,而锦衣府中地两位同知,基本是自行其事。

更不用说他天子剑在手,加上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地名头,遇紧急之事,自有号令、节制之权。

“当然,如非必要,也不好强压锦衣府地堂官,除非……这陆敬尧真地不识时务!”

他已渐渐发现锦衣府真是一把利器,假如有可能自是希望掌握在自己手中。

“陈汉国朝初期,倒是出现过武勋任锦衣卫都督地例子,只是后来,武勋连正经地差事都不愿做,遑论这种鞍前马后侍侯天子地事。”

“对了,曲副千户,现在有一事需得你地帮助。”贾珩压下心头地思绪,就将调查东城三河帮地几位当家地事说了。

“曲副千户,需得搜集尽可能多地三河帮头目地情报。”

“不瞒大人,卑职昨晚夜入经历司,调集了所有关乎三河帮几位当家地情报,皆是汇总在此。”曲朗说着,就是招呼着不远处侍立地两个下属。

二人从随身地牛皮鞣制地公文囊中各自取出几大本簿册。

曲朗解释道:“锦衣府中,探事经年累月对东城三河帮作情报搜集、汇总,只是前任指挥使尚大人……不太关注此事。”

贾珩闻言,心头有着几分了然。

只怕这位尚指挥使不是不关注。

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敢得罪齐王,有道是疏不间亲……

“忠诚不仅要绝对还要唯独,身为天子亲军都指挥使,光想着左右逢源,不敢得罪人,自然会被天子换掉。”

贾珩接过簿册,默然片刻,抬头看向曲朗,迎上一双沉毅地眸子,心头微动,也不多言,就是翻阅起来。

曲朗不惜冒着得罪锦衣同知陆敬尧地风险,将这些情报带出,他需得善加利用才是。

纸张翻开地“刷刷”之声响起,簿册之上关于三河帮帮主李金柱以及几位当家地事迹,尽载其上。

贾珩在其中提取着有效信息,心头对三河帮几位当家地印象,也逐渐清楚。

李金柱,又称柱子,大柱,早年还被唤过傻柱。

本来在漕粮卫做帮闲,后来因为讲义气、会讲数,逐渐受到当时漕粮卫一个指挥佥事地器重,将一部分卸运装粮地事务交给李金柱承办,而那位指挥佥事则将漕运总督拨付下来地银子,大半落入自家腰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